巖板加工為什么這么火?陶瓷巖板加工再次成為行業市場矚目的焦點
巖板加工最近很火爆,不僅是市場的走向需求,更是終端客戶的迫切需求。巖板具有健康、環保、美觀、耐用、防火等優點。打破傳統陶瓷在建筑裝修領域的應用邊界,可以滿足各類裝修需求。目前,主要應用于櫥柜臺面。洗手盆、浴缸,浴室柜,衣柜、書柜、還有各種餐桌、茶幾、書桌、會議桌、電視柜的臺面等。
巖板加工市場,持續升溫,日漸火爆,給低迷的建陶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,一抹亮色、一抹希望。
可以肯定的是,目前國內幾家建成陶瓷巖板生產線的企業,其生產線幾乎都處于虧損狀態,一條巖板生產線,一年最多生產三五個月,其余時間要么貼牌、要么停產、要么轉產其它品類的瓷磚。那么,為什么陶企還要投入巨資大規模建設巖板生產線、開發生產巖板產品呢?
行業同仁之所以紛紛看好巖板市場,理由可能各自不同,但下面幾點無疑是關鍵。
第一,巖板是未來家居市場的趨勢性產品。
在當前的家居空間裝修中,常見的材料有陶瓷、金屬、木材、天然石材、人造石材、人造板材、布藝、塑料、皮革、涂料等。在上述裝修材料當中,作為非金屬無機材料的陶瓷類巖板,無疑具有極大的材料性能優勢,成為家居裝修領域的新風口。可以預言,未來的家居市場,巖板的市場份額一定會越來越大。企業投入重金建設巖板生產線,可以先入為主,提前布局,積累經驗,搶占先機。
第二,巖板創造行業價格高地。
近年來,傳統陶瓷磚領域的競爭十分激烈,價格戰血流成河,使許多陶企處于生死存亡的邊緣,企業盈利能力正迅速下降。傳統陶瓷磚,陶企出廠價每平方米平均不到50元,終端售價在100元左右,陶瓷薄板、陶瓷大板,將平均售價提升至每平方米數百元的水平,而巖板再加工,每平方米售價可達數千元,創造了陶瓷板產品銷售價格的新紀錄。巨額的利潤空間,吸引眾多陶企紛紛進入巖板領域。假以時日,當巖板市場份額達到一定規模時,一定會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回報。
第三,跨界爭奪新的市場空間。
當前,建陶市場極度飽和,產能過剩,競爭激烈。在傳統陶瓷磚領域,無論怎么樣創新、推出怎樣的新產品,都難以有大的突破,而大規格巖板則可以利用陶瓷產品的優異性能和技術優勢,進行跨界創新,進入家具、廚衛等領域,與天然石材、大理石、人造石、人造板材等進行替代與反替代的市場競爭。由于巖板產品綠色、健康、環保,在規格上又不斷取得新的突破,因此,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,目前已進入廚房操作臺面、櫥柜、衣柜、洗手間臺面、浴室柜、餐桌臺面、書桌臺面等領域。
第四,順應全屋定制的市場潮流。
當前,不僅僅是陶瓷行業,廚衛領域、大家居領域都在倡導全屋定制,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開始喜歡全屋定制,可以突出主題、統一風格,打造現代、簡約、輕奢的家居空間。陶瓷行業通過產業鏈的延伸,利用巖板的產品優勢,讓全屋定制成為可能,讓巖板成為家居裝修當中除地磚、墻磚之后的另一種陶瓷板產品,繼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具現代美學和簡潔實用的家居空間。
第五,消費升級讓巖板更具競爭優勢。
在傳統的家居裝修和定制領域,許多材料,既不環保、也不耐用,比如人造板材,會長時間散發出有害物質,存在使用壽命短,易開裂、起皮、怕水泡等缺陷,更有可能遭遇白蟻的侵襲;再比如人造石,時間一長,同樣存在變色、發霉、發臭等缺陷;天然石材雖然性能優異,但一不小心就會放射性超標,而且其規格受限、價格高昂。綜合比較,巖板產品綠色、健康、環保,是家居空間消費升級的必然選擇和強有力的競爭者。
當前,傳統陶瓷磚產品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已進入一個瓶頸階段,企業很難有大的作為,在產品研發上形成強差異化的優勢,即便一兩款新品成為爆款,也會立即引來大量同行的模仿、抄襲,繼而陷入同質化的競爭當中。在產品規格的創新上,瓷磚行業的發展史,同時也是一部規格不斷變大的演變史,隨著陶瓷生產裝備的不斷突破和工藝技術的不斷完善,瓷磚的規格越做越大,直至出現了后來的陶瓷大板、陶瓷中板、超石代巖板等。
小規格,那是陶瓷企業的過往史,雖然現在仍有部分企業在堅守,甚至有企業專注于陶瓷馬賽克,但小規格難以實現空間的整體感,因此,只能是一個小眾產品。中規格,是目前陶瓷行業最主流的產品,包括常見的陶瓷墻磚、地磚和陶瓷中板等,由于中規格的產品在多年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強大的生產、應用技術體系,建立了包括壓機、窯爐、花機、拋光、打包、運輸、鋪貼等最完整的產業鏈,因此其最為成熟,競爭也最為激烈。
大規格,包括超大規格(1600×3600mm以上),具有技術難度大、進入門檻高等特點,目前還只有個別有實力的企業可以進入,相比中小規格的陶瓷磚,是一個藍海市場,因此,更受行業一線品牌的青睞。即便是無實力建設生產線的中小企業,也可以通過貼牌、進口等方式進入巖板家居市場,分享其中的成長紅利。
從傳統規格的瓷磚到陶瓷薄板,再從陶瓷大板到陶瓷巖板,不僅僅是陶瓷裝備的突破、行業產品的創新,更是行業邊界的拓展和終端消費群體的升級。